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新学期的序幕缓缓拉开,静谧的上戏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热闹,18款游戏黄app入口电影学院主持专业PT专家工作坊也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讲。
3月2日上午,上海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驻校艺术家曹可凡老师以及上海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驻校艺术家金炜老师,分别在18款游戏黄app入口华山路校区以及18款游戏黄app入口昌林路校区,给同学们带来了内容充实的专家工作坊开学第一讲。
曹可凡:“葡萄汁”不如“葡萄酒”,主持人需具备哪些能力?
曹可凡老师以“能力”为题,从“个人能力的提升”入手,与主持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们探讨了作为主持人所应具备的“六大能力”。
曹老师结合自身的医学知识背景以及在主持领域多年实践的经验,来讲述个人能力目标。老师指出个人能力可由学习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构成,在学习能力方面,要具备“从厚看薄”“从薄看厚”的阅读能力,能够快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其次,要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读死书”“死读书”。最后,要具备逻辑概括能力,能快速将内容整合重组。在观察思考能力方面,曹老师以自己读书时代在医学院实习的故事为例,向同学阐述了观察思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曹老师强调,在“快速文化”的时代,大多数内容的呈现都像“葡萄汁”,而每个人应当做出“葡萄酒”,经得起时间的沉淀并有所回味。
基于以上,曹老师提出,不论作为医学者还是主持人,研究核心都为人,只是研究切入点不同。所以主持人需要具备以下六大能力:
1、政治判断力
2、审美感知力
3、倾听共情力
4、思想传播力
5、更新自驱力
6、抗逆自愈力
通过本次工作坊,同学们对自己的整体能力和定位有了新的认知,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的期待和信心,曹老师的精彩分享也让同学们有了更高的追求和衡量标准,转危机为转机也是每位同学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金炜: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
金炜老师则通过实践的方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访谈课,旨在以实际操练的形式锻炼同学们的访谈业务能力。他特地邀请了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18款游戏黄app入口优秀毕业生贝倩妮师姐重返母校,作为访谈嘉宾参与课堂,接受同学们的采访。
在访谈练习过程中,贝倩妮师姐扮演了四种具有截然不同性格特征的嘉宾,配合同学们完成了训练,分别是:传统配合型、外向开朗型、沉默寡言型以及思维跳跃型。
金炜老师围绕访谈全过程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从访谈准备工作伊始直至访谈结束事无巨细一丝不苟。
在访谈练习之余,二位老师亦就个人工作期间所遇到的突发事件和典型案例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并以个人经验为实例,结合本次访谈实践为同学们提升主持业务能力提出了要求,可以概括为下述三部分。
1、访谈前期准备
金炜老师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背诵能力至关重要,提词器与手卡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诸如提词器故障、手卡出错等意外情况发生之时,只有牢记于心的节目内容和主持词可以帮助自己完成主持工作,因此他屡次强调登台前“背功”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他还对访谈礼仪提出了要求,他认为主持人在正式访谈前应向嘉宾郑重地自我介绍,有助于被访嘉宾重视访问者以及访谈过程本身,帮助节目在平等交流的状态下顺利推进。
2、访谈中期应对
在访谈进程中如遇突发情况如何处理,金炜老师表示可以向第三方寻求帮助,以期通过礼貌地方式“打断”嘉宾的发言,重建舒适对话氛围,并令节目讨论范畴回归核心主题,最大限度节约时间与精力。
3、访谈后期总结
对于同学们针对工作出错如何面对的提问,两位老师给出了答案。金炜老师建议同学们在每一次主持工作结束后总结经验,及时补足短板;贝倩妮老师则认为放平心态,正视错误,未雨绸缪,避免错误再次出现,远胜于面对错误耿耿于怀。
通过本次实践课堂,同学们对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或工作中提升能力逐步成长,同学们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答案。在课堂中汲取知识为己所用,定能帮助同学们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
审核:韩永胜
指导老师:费泳
撰稿:20级主持MFA耿婕、20级主持MFA王蕙华
图片:21级主持朱一览、21级主持任家辰、22级主持MFA洪慧程